黄田畈岭下村是个不大的村落,村子四面环山,风景秀丽。山上茂林修竹,古木参天。银杏树、樟树、枣树是山上的主要树种,这些树即是东阳木雕自古以来的主要雕材。翻过一座山坡,就可以看到大山围合的一个水库,水库连着南江从村前蜿蜒流过,江水清澈见底,水里藻荇交错,游鱼欢畅。村里的民居大都粉墙黛瓦,雕梁画栋,特别醒目的建筑是村子中间的大祠堂。祠堂的檐廊、梁架、牛腿、琴枋、斗拱、雀替都有精细的木雕,内容有多子多孙,马上封侯,五子登科,福在眼前等等。祠堂是村里孩子心里最神秘的地方,孩子们也总喜欢聚到祠堂前游戏玩耍。在孩子们的玩耍中,太阳收了它的余晖,岭下村顿时静谧下来。 1945年3月18日晚,陆光正出生在东阳黄田畈岭下村。据村里的老人讲,那个晚上,大雨瓢泼,陆光正出生时,雨停了,天空绽放出满天辰星,人们疑是文曲星下凡了。而他的父亲在世时回忆,陆光正出生时他外出没回来,他梦到后山上一根很大的竹笋从石缝间长出来,窜得很高很高。

陆光正的父亲陆瑞志是个裁缝,常年奔波于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之间,专门被教堂传教士以及大户人家请去做衣服,他做中山装和旗袍名气很大,西服也做得“挺刮刮”。母亲陈宝莲在家料理家务,拉扯孩子。母亲不识字,但一手花鸟画画得极为传神,村里办嫁妆都来请她绣画图案。陆光正有一个姐姐,两个哥哥,三个妹妹,排行老四。在那个年代,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。许是接受了父母的艺术基因,小时的陆光正在艺术上表现出超长的天赋。六乡七岁就用纸制的大刀,带着村里的孩子们扮演水浒中的人物,一时成为孩子王。村里来了婺剧团,他站在板凳上为演员画脸谱;七八岁就会自制笛子吹奏,拉胡琴,弹三弦。12岁时他被村里文宣队请去编曲;上小学时就为村里每年一度的灯会画龙头;还到乡里的墙壁上按照政府要求画宣传画,诸如大炼钢铁,大跃进等主题;小小年纪看到什么就能画什么,还能结合需要创造性地发挥,他画一个玉米大车头,玉米大到用梯子爬上去,学校老师看到后极为惊讶,纷纷赞叹这孩子不得了,奇才!他不停地在村里画,大队画,乡里画,画中也体现了他的聪慧与调皮,那时强调早起劳动,他画了一个人睡觉,太阳已经升得老高,来讽刺睡懒觉的人。

13岁,陆光正在村里小学毕业。乡因为陆光正在绘画方面的才能,推荐他考东阳木雕学校。而那时,陆光正难以割舍的是对音乐的热爱,他的理想是做个音乐家。对于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,能够上木雕学校,等于捧上了铁饭碗,成为了公家的人。当时全东阳有2000多人参加考试。在再三权衡之下,他还是决定报考木雕学校。

东阳地处浙中丘陵,有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之说,人多地少资源匮乏,百姓时为衣食所苦。独特的资源环境,形成了东阳男人读书和做手艺两条路的成才观。东阳人视手艺为吃饭本钱,所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,旧时媒人提亲,女方先问小伙子有没有手艺,没手艺的男人被乡人讥为“田乌龟”。而木工手艺中,木雕中的细活叫雕花匠,是百工中最有文化的有品位的工种,村民们知道这个手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,俗话说:三年徒弟,四年半做,想学会它并不容易。只要学会它,可以行走四方,吃穿不愁。之所以选择了考木雕学校,陆光正说:“对于将来搞音乐还是搞美术,我曾经好好的思考了一阵,后来最终选择了美术,主要还是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因素,因为如果搞音乐的话,乐器实在是太贵了,家里负担不起。而木雕,我从小耳濡目染,学起来应该比较快,能较早地开始工作,增加家庭收入。”

终于,他从容应考,以出色成绩脱颖而出,成了木雕学校年龄最小的学员。

南上湖乡下溪滩,是东阳木雕技校所在地。当时东阳有专业技校9所,木雕技校是其中的一所。身材瘦小的陆光正在这里开始了木雕技艺的漫漫求索。刚在学校时,一切都不适应,虽然画功在全班无人能及,但面对数十把雕刀,他有点茫然。雕刀不同于画笔,画笔可以运用自如,而雕刀在他手上显得十分笨拙。同学们也因为他的瘦弱认为不是学木雕的料。他一度产生退学的念头。但到学校教课的木雕名艺人卢连水、黄紫金、陆润寿、楼水明、杜云松等一致认为陆光正天赋高,绘画功底好,是个好苗子。只要刻苦学习,将大有作为。这给予了陆光正极大的鼓励。此后他边调整心态,一头扎进绘画和木雕技艺的学习上。

他自订奋斗目标,并且写上血书以示意志和决心。白天在学校里看到什么画什么,人物、花草、杂树、远山、近水,都是他笔端的表现物;在课堂上向老艺人请教雕刻技法,当时的木雕艺人许多身怀绝技,且各有专长。厉守铭、赵金清木工活最好;卢连水深浮雕最好;金君威圆雕最好,吕加水花鸟最好......陆光正抓住求学的机会向他们请教学习,拿起雕刀反复钻研。晚上在宿舍里临摹《吴友如画谱》《三希堂画谱》、《芥子园画谱》,画画时将双脚放在酒缸里,防止蚊虫叮咬。正是由于陆光正的聪明天资和刻苦学习,进入木雕技校第二年,他自己画稿自己雕刻的处女作东阳木雕《花鸟》,就得到木雕老艺人们的肯定,得到了当时金华地委书记的称赞!同年,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入木雕厂研究所设计组,并指定楼水明负责培养,成了楼水明的关门弟子。

楼水明,东阳市横店镇人。16岁学艺,出师后到萧山、湖州雕花。喜爱读书,善于观察,擅长于制作木雕工小样设计。在杭州仁艺厂同行比赛名列第三,誉为“雕花榜眼”。1948年去香港从艺谋生,1956年春回乡,致力于发展东阳木雕事业。先后赴蒙古、阿尔巴尼亚传授木雕技艺。参加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装饰设计大获成功,被誉为“雕花状元”。

陆光正拜楼水明大师学习木雕,对木雕厂的老艺人们看来,这是陆光正的幸事。楼水明不仅在山水人物、花鸟、走兽等传统题材雕刻方面无所不精,而且在建筑木雕营造方面善于把握宏大题材,许多庙宇宗祠、园林民居通过楼水明大师的创意雕刻,器宇不凡,气韵生动,足见大家手笔。此外,楼水明与同时代的艺人相比,他是见过世面的人,早年在香港从事木雕艺